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苏州高铁新城:“智驾之城”又获“高速”新进展
首页> 科技频道> 人工智能 > 正文

苏州高铁新城:“智驾之城”又获“高速”新进展

来源:光明网2023-02-27 11:30

  2月20日,苏州绕城高速S17智能网联改造项目,经过市区两级交通运输、公安交警等部门,高速公路公司及特邀专家的质询论证,顺利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S17智能网联化改造项目起自S17黄埭互通,终到阳澄湖北互通,双向线路里程56公里,途经北桥互通、渭塘互通、湘城枢纽、阳澄北湖服务区,沿线包括收费站、匝道汇入(汇出)、服务区等细分场景。

苏州高铁新城:“智驾之城”又获“高速”新进展

  去年,苏州市智能车联网产业创新集群推进会暨第四届全球智能驾驶大会上,相城区全域开放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车路协同自动驾驶交通系统发展白皮书》发布,提出要开放S17在内的高速公路进行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为了S17高速智能网联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前期苏州高铁新城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设计了包括事前准入、事中监管、事后处理在内的一整套的安全运营保障机制,并推动这些机制纳入市区两级规范性文件。

  此次改造,将采用行业内领先的感知标准,通过搭建完善的系统架构,部署先进的通信感知设备,聚焦安全、管控、效率,提供路端、网端、云端全方面解决方案,实现高价值可落地的应用场景。项目完成后,S17预期将成为国内首条满足车路协同式自动驾驶等级的全息感知智慧高速公路,着力解决企业迫切需要的测试需求。

苏州高铁新城:“智驾之城”又获“高速”新进展

  打造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区

  2022年12月,市委书记曹路宝在苏州市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企业座谈会上提出,要加快切入智能网联等新赛道,抢占汽车产业未来制高点,向苏州企业开放更多场景。

  2023年2月16日,亚太智能交通协会秘书处与中国组委会举行第二次高级别线上会议,明确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将于10月16日至10月20日(会期5天)在苏州举办。

  机遇叠加,使命在肩。苏州高铁新城始终坚持高标准谋划,以做强省级智能车联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核心示范区为目标引领,不断完善智能网联道路测试及示范应用环境,充分展示苏州高铁新城在自动驾驶领域积极探索的成果与经验。

苏州高铁新城:“智驾之城”又获“高速”新进展

  如今,苏州高铁新城开放全域28.9平方公里、道路162公里,作为有条件开展“主驾无人”的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和示范运营;开放S17在内的高速公路进行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示范运营探索,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为智能车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在让“智能的车”借助“灵活的网”驶上“智慧的路”的过程中,苏州高铁新城不断做好软硬件支持,为产业发展筑起最稳定的“生态圈”。不断持续完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政策,从平台、路测、场景、通讯环境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发展支持。

  在高水平打造的智能网联测试道路上,500余台感知设备,已构建起多融合全息感知智慧路口,达到了厘米级的感知精度,为高铁新城辖区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常态化运营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苏州高铁新城:“智驾之城”又获“高速”新进展

  此外,建设的总面积1.6万平方米的智驾运维港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多功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测试和场景服务载体,为已入驻多家企业提供测试环境;打造的苏州智能网联汽车科创园,聚焦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生产,目标打造国内首个面向汽车新四化的零部件生产基地。

  2023年苏州高铁新城十项重点工作中指出,全力打响南天成路“智驾大道”品牌,抢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制高点。构建以智驾大道IP为中心的场景城市“应用标杆”,通过“十个一 ”机制,大力实施补链、延链、强链招商,不断丰富产业图谱,做强省级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核心示范区。

  当前围绕这一重点工作,苏州高铁新城正高标准推进新基建·智能交通产业园等载体建设,围绕产业链部署完善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赋能产业链,打造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区。(苏州高铁新城管委会 刘娟)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默茨经两轮投票当选德国总理

  • 加拿大总理访美与特朗普“礼貌交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近日,该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首个桃的基因完整变异组图谱,新发现70.6%的变异和3289个基因,揭示了全球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线,
2025-05-07 04:20
记者6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
2025-05-07 04:20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同上一堂好课”、慕课西部行2.0计划、读书行动等,倾斜支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脱贫地区。
2025-05-07 04:10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0:03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2025-05-06 09:51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2025-05-06 09:39
1865年,生物学家孟德尔在奥地利宣读了其豌豆研究成果《植物杂交实验》,为经典遗传学大厦奠基。
2025-05-06 09:35
近年来,中山大学围绕“主体、基础、应用”三个层面,在广州、珠海、深圳三校区布局人工智能相关学院,集聚近20个学院共同构建大智能学科教育体系。
2025-05-06 09:28
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他满头银发、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李。
2025-05-05 14:11
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
2025-05-05 13:59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