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高锐、陆华良:人工智能对审计行业和人才培养的影响
首页> 科技频道> 人工智能 > 正文

高锐、陆华良:人工智能对审计行业和人才培养的影响

来源:光明网2025-04-27 11:13

  “每个人,特别是企业,都须将人工智能视为竞争优势的源泉。”4月24日,在南京审计大学举行的人工智能与组织善治论坛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原总干事、南京审计大学海外院长高锐博士与南京审计大学校长陆华良教授,围绕人工智能对审计行业和人才培养的影响,分享在数智时代如何将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框架以促进人才培养的深度思考,以及南京审计大学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等领域的尝试和改革举措。

  主持人:请介绍南京审计大学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等领域的尝试和改革。

  陆华良教授: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南京审计大学以服务国家审计事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坚持“审计+”和“+审计”的学科交叉模式,推动审计学科与多学科融合发展。学校建有“新一代智能审计技术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审计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等26个省级科研平台,积极开展审计技术与方法、审计大数据等创新性研究。发布国内首个面向审计垂直领域研发的“审元”大模型,打造智能审计决策新范式,为审计专业场景下的可信AI应用树立了行业新标杆。推进教育国际化,形成了多层次、宽口径、多领域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体系。打造ACCA、IAEP等特色专业品牌,学校被评为“全球培养ACCA人才最多的大学”。这些举措为学校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主持人:如何在数智时代进一步提升审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更有效服务审计事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陆华良教授:一是聚焦数智驱动,推动学科专业数字化升级。学校大力推进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推动“审计+数字技术+行业应用”深度融合,于2024年获批新增人工智能新专业。学校打造由大数据审计、智能审计等构成的交叉共生数字化审计学科专业集群,探索开设首个数字化智能审计微专业,培养兼具审计专业素养与数字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是聚焦数智赋能,重塑教育教学发展新范式。学校组织系列专题培训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与技能,深入开展“人工智能+教学”试点课程建设,首批立项22 门课程,通过运用知识图谱、自适应学习等技术构建个性化教学体系,整合优质教学资源,部署智能问答助学系统,加强数字教材建设,实现课程、教材和教学场景智能化升级。所有专业开设《计算机基础与人工智能导论》通识必修课,培养学生扎实的信息技术基础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是聚焦数智创新,共筑科教融汇、产教融合育人高地。学校依托国家审计大数据研究中心等高层次科研平台,与各级审计机关协同开展科研攻关项目,发布国内首个审计行业大模型,将创新科研成果有效反哺教学。学校全方位加强产学研合作,实施“引企入教”机制,培育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在2023年获批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项目,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耦合。学校通过上述举措构建了数智时代审计人才培养特色模式,不断为服务“国之大者”贡献南审智慧与力量。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高锐博士:每项技术都具有两面性,AI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发展如此迅速和全面,以至于有时挑战了我们掌握其可能性和潜力的能力。我们正处于机器发明和创造力的黎明时分。我们要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通过法庭案例来看,我们现有的法律并不适用。人工智能发明,即自主生成的人工智能发明,其本身无法获得专利,也无法获得版权。未来是否需要为机器发明和创造建立一套制度?我们需要思考这个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关于人类智能与机器交互界面的非常深刻的问题。

  主持人:您认为,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增强财经类人才培养?

  高锐博士:我认为,我们在教育中要教导学生对他们接受教育时所使用的资料保持正确的批判态度。教育教会我们如何正确地、批判性地看待这些:它们是否准确、它们是如何撰写的、它们所展现的世界观是怎样的。我们必须帮助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输出结果保持正确的怀疑态度或批判性思维。这并不意味着将它们视为不好的而加以拒绝,而是意味着不要毫无保留地全盘接受。当下,教育将经历一场重大变革,我们该如何将过去基于文本的教育方法过渡到人工智能的新教育方法,即我们该如何对输出结果保持批判性思维。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不再需要教授学生一些基础知识,比如,在我教授的《公司原理》这门基础课程中,过去我们会教学生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等概念。我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不再需要教授这些内容,因为学生可以询问ChatGPT或DeepSeek等工具。因此,我们面临一个真正的挑战,即我们应该教授学生什么样的知识。我认为,更多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单向地传授知识。

  主持人:就美国关税政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您有何看法?

  高锐博士:我们面临的形势,反映在股市估值的大幅波动上,也反映在企业试图应对关税政策的混乱上。比如第一天是100%的关税,第二天就变成了200%。在这种局势下,人们该如何制定计划呢?我所持的积极观点是,从这种局面中会诞生一个新的世界。当然,在到达那个新世界之前会经历很多过程。国际架构和国际治理的演变,会发现它是以80年前设计的模型为基础的。亚洲,特别是中国,已经崛起。现在,世界上有60%的人口生活在这里,他们在过去10年中承担了全球50%的经济增长。中国已成为技术强国,我认为,我们将出现一个更加公平和平衡的国际体系。我希望,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的混乱和创伤,将催生一个更加公正和平衡的系统,特别是让亚洲的地位得到更充分的认可。(南沈轩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各地迎来“五一”假期出行高峰

  • 坚守岗位的劳动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