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跟着“AI小蚂”,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创新改变中国)
首页> 科技频道> 创新创业 > 正文

跟着“AI小蚂”,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创新改变中国)

来源:光明网2025-04-28 17:07

  【创新改变中国】

  近日,马蜂窝宣布其自研的AI旅行助手“AI小蚂”正式上线。完成全面技术升级的“AI小蚂”在全量接入DeepSeek大模型的同时,还集成了马蜂窝的垂直精调模型,以十数年积累的海量真实旅行数据为基础,结合前沿大模型技术,致力于消除AI在旅行场景中的“幻觉”,让每一份推荐都“有据可依”。

  马蜂窝AI旅行助手在去年就已完成开发并进入测试阶段,经历反复试用、反馈、打磨后的“AI小蚂”无论是在功能还是呈现上都有了质的飞跃。正式上线的“AI小蚂”支持实时问答、行程线路规划、在线旅行向导、个性化推荐等功能,用户在马蜂窝APP首页搜索栏,以及目的地POI页面均可点击并使用。

  值得关注的是,同期上线的还有马蜂窝深度个性化的攻略定制产品“AI路书”。不同于其他用户提交需求后即开始“思考”的AI产品,马蜂窝的“AI路书”会在需求提交后“主动提问”,通过一系列延展问题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用户需求。利用选择题的形式帮助用户“查漏补缺”,补充思路的同时完善此前未曾想到的细节。

跟着“AI小蚂”,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创新改变中国)

  “提出精准需求是用户利用AI工具做出靠谱攻略的先决条件,而由于对目的地了解有限、自身需求不明确、缺少灵感等原因,很多用户并不能提出‘面面俱到’的需求,AI自然也无法生成用户心中的‘完美攻略’。”马蜂窝AI项目负责人说,“因此,我们把‘AI路书’定制攻略的第一步设计为主动提问,让用户在AI提问的引导下逐步理清思路,由AI重新整理需求交由用户确认无误后,再进入研究和定制流程。用户在AI提问环节除了做选择题,还可以手动添加选项,对AI整理完毕的需求也可以进行调整修改,整个过程专业、周全、富有人情味。”

  明确需求后,“AI路书”会针对整个旅行的所有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为用户量身定制一份包含行程、住宿、交通、景点、美食、购物、预算以及实用贴士等高度个性化的整体方案,还可点击目录跳转,快速查看相应环节信息。目前该功能已开放测试,每日限量发放内测码,用户可在马蜂窝APP首页点击“AI路书”进行申请。

  旅行规划曾是一场耗时费力的“信息攻坚战”。在马蜂窝平台,一个要去新疆的用户,平均的浏览时长是62.5分钟;要去澳大利亚的用户,平均浏览时长是90.4分钟。“AI小蚂”的诞生,正试图改变这一困境。依托马蜂窝平台上亿用户积累的真实游记、笔记,以及覆盖全球6万多个目的地、6300万POI的数据库,“AI小蚂”构建起旅游行业最完整的“知识图谱” ,能够将漫长的、需要跨平台检索的“功课时间”缩短至几分钟。

跟着“AI小蚂”,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创新改变中国)

  马蜂窝在DeepSeek的基础上精调出了自身的行业垂直模型,该模型如同一位严谨的“质检员”。当大模型生成相关推荐时,精调模型会立即通过马蜂窝的攻略、游记等经过检验的数据库内容进行交叉验证,确保信息准确无误,结合来自马蜂窝旅行定制师、指路人等的专业信息,生成更符合目的地特点的行程规划内容。“旅行是最不能容忍‘幻觉’的领域,”马蜂窝AI项目负责人表示,“我们的双模型架构,就是要让AI既拥有秒问秒答的效率,又具备脚踏实地的可靠性。”

  AI小蚂的每一项功能的背后,都是马蜂窝对旅行痛点的深刻洞察——许多自由行用户都曾因路线衔接不合理、景点与社交媒体上的图片存在较大落差而导致体验打折。如今,通过AI生成的动态地图,用户不仅能够看到当天游览的路线长度,是否要走回头路,景点间的距离以及如何衔接等信息,点击地图上的某个POI,还可查看马蜂窝用户的真实内容分享,杜绝“照骗”可能。

  “真正的智能,从不是炫技,而是通过AI技术让人们更好地享受旅行。”马蜂窝AI项目负责人表示,“和日新月异的技术一样,‘AI小蚂’也将与时俱进,通过用户在使用AI助手时的搜索、提问、交互等偏好洞察真实需求,不断迭代,永远坚持用最新的技术为用户带来最靠谱的旅行体验。”(鸣耒)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安古城墙吸引游人

  • 西渝高铁康渝段刘家坝隧道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